徐杰吃大亏!广东队顶薪缩水,CBA工资又要改,朱芳雨暗自窃喜
本赛季CBA竞争激烈,强队实在太多,冠军的归属也扑朔迷离。广东男篮目前战绩还可以,可以进入前八,比预期稍微好一点。球队第二阶段打得好,主要归功于徐杰的表现,在胡明轩缺阵,又没有好的小外援情况下,他一个人支撑起了外线,既要负责进攻,也要盘活全队,难怪杜锋多次公开夸奖徐杰。
虽然徐杰对于广东队的作用极大,但还是个年轻球员,作为00后今年也不过25岁,好在进入CBA比较早,2018年开始打,算是一个成熟的球员。不过和徐杰的贡献相比,他的账面工资显然是偏低的,至今拿的还是B类合同,更要命的是,这个份合同在本赛季结束之后还有两年才到期。
不管怎么说,CBA球队的B类合同都不会很高,哪怕是球员通过赢球奖金等方式赚得不差,但基础工资低于C类和D类是肯定的。但按照徐杰在场上的贡献,他完全该拿一个大C类合同,甚至比多数球队的顶薪球员都要出色。
当然,CBA所有球队自己培养的球员都是按部就班提高收入的,只要不是过于追求金钱,到了一定年龄时薪水还可以。比如这几年大家看到一些球员的替补老将,明明状态在下滑,俱乐部还是愿意弥补他们的贡献。
但坏就坏在CBA的工资制度又要改革了,而影响最大的就是徐杰这种低薪高能的球员。篮球媒体人报道称,联赛高层最近开始,打算接下来还要下调工资帽,特别是顶薪球员的额度,大概率要再次缩水了。
自从2020年开始,CBA推行新版合同体系开始限薪,当时规定顶薪最高是800万一年,这个数字其实还不错,比过去各俱乐部烧钱的时候要少一点。然而因为疫情影响,联赛收入缩水,大家坐在一起又改了规则,顶薪最高变成600万一年了,这个下调幅度不可谓不大。
现在更要命的是,CBA还要降低顶薪额度,之所以这么操作,大概率是看到今年外援政策变成四节7人次之后,还是老外的性价比更高,而本土球员又贵又不好用,钱花的确实不值。比如80万美元一个赛季找来的外援,大概率是比拿600万一年的国内球员好用,更何况很多外援要更加便宜、更加好用。
CBA不再保护本土球员也无可厚非,联赛只要好看能赚钱就行,球员也要凭本事吃饭。但降薪带来的结果肯定是徐杰这样的球员吃亏了,错过了赚大钱的黄金期,这几年拼死拼活的打球不能说没用,显然未来的钱景不是太好了。
真正赶上一波红利的球员是在2020年签约的那一批,比如郭艾伦、韩德君都是当时到期后和辽篮续约,王哲林也是留在福建队拿高薪。另外,广东队当时也有人吃到肉了,除了易建联,任骏飞、苏伟都是顶薪合同。
当然,任骏飞的5年顶薪后来成了广东队沉重的负担,以至于续约周鹏、赵睿时非常困难。但如果这次CBA再下调工资帽,朱芳雨是高兴了,而徐杰这样好用的球员肯定要吃亏了。
![logo](/_next/image?url=%2F_next%2Fstatic%2Fmedia%2Ficon_other%402x.f5732221.png&w=128&q=75)